云南省食品生产重点品种风险问题清单

序号

食品

类别

产品名称

存在风险

监管措施

1

乳制品

液体乳

蛋白质含量不足,微生物(菌落总数、大肠菌群)超标等。

对产品进行监督抽检,检查产品原料检验记录、生产配料记录,对产品生产、运输、储存环境条件等进行检查。

乳粉

邻苯二甲酸酯类(塑化剂)含量较高;部分营养指标与标签明示值不符。

对产品进行监督抽检,对生产加工过程管道、器具、包装材料进行检查,对标签标注内容等进行检查。

其他乳制品(乳饼、乳扇)

微生物(大肠菌群、霉菌)超标、铝残留量超标等。

对产品进行监督抽检,对产品生产、运输、储存环境条件等进行检查指导,检查生产过程添加剂的使用情况。建立健全小作坊管理制度,加大小作坊监管力度。

2

酒类

白酒

酒精度、总酸、总酯、氰化物、甲醇、甜味剂、塑化剂等。小作坊存在较大食品安全隐患。

加大产品监督抽检力度,对生产工艺流程及记录进行检查指导、对原辅料进货记录进行检查,对生产加工过程管道、器具、包装材料等进行检查,完善白酒小作坊管理制度,加大监管频次。

3

食用油、油脂及其制品

食用植物油

酸价、过氧化值不合格;单一品种食用植物油存在掺入其它食用植物油的情况。

对产品进行监督抽检,对产品生产配料记录进行检查,针对单一品种食用植物油应检测“脂肪酸组成”项目,防止掺杂掺假。

4

肉制品

火腿

三甲胺氮、过氧化值、亚硝酸盐不合格。

对产品进行监督抽检,对原辅料进货验收记录、产品生产、储存等环节进行检查。

牛肉干巴类

三甲胺氮不合格、过氧化值不合格。

对产品进行监督抽检,对原料进货验收记录、产品生产、储存等环节进行检查。

牦牛肉制品

微生物(菌落总数、大肠菌群、致病菌)超标;标称牦牛肉的牛肉制品使用黄牛、水牛等其他牛肉,存在掺假问题。

对产品进行监督抽检,对原料进货验收记录进行检查,对产品生产、储存、销售各环节进行检查。

5

粮食加工品

鲜粮制品(米线、卷粉、饵块等)

微生物指标(菌落总数、大肠菌群、霉菌)超标;生产中未按食品安全标准违规使用亚硫酸盐、复合磷酸盐等添加剂;非法添加吊白块。

加大突击检查力度,对产品原料进货验收记录、生产加工过程控制记录(重点检查生产过程添加剂的使用情况)、包装材料、产品运输环境条件进行检查。

6

茶叶及相关制品

普洱茶

大肠菌群超标;茶多酚不合格;标签不合格

对产品进行监督抽检,对产品生产、运输、储存等环节进行检查;关注茶多酚检验标准;对标签标注内容等进行检查。

7

蔬菜制品

野生食用菌制品

总砷、总汞超标问题。

加强监督抽检,收集不同地区的野生食用菌样品进行检测分析,有效防控食品安全风险。

8

豆制品

豆腐皮

灰分、蛋白质不合格、非法添加吊白块、工业染料等。

加大检查频次,对产品原料进货验收记录、生产加工过程控制记录(重点检查生产过程添加剂的使用情况)、生产过程卫生状况进行检查。

9

糕点

鲜花饼

菌落总数、大肠菌群超标;酸价、过氧化值不合格;馅料含量不合格。

对产品进行监督抽检,检查所使用食用油脂进货台账验证记录,对产品生产过程卫生状况、生产工艺进行检查。

10

水产制品

螺旋藻制品

总砷、铝残留量超标,螺旋藻多糖、总类胡萝卜素、灰分、蛋白质、叶绿素不合格等;不标注“辐照食品”等标识问题。

加大产品抽检力度,检查原辅料进货台账验证记录;对产品生产(重点检查产品杀菌记录、配料记录)、储存等环节进行检查。

11

薯类和膨化食品

薯类和膨化食品

微生物指标(菌落总数、大肠菌群)、铝残留量超标。

对产品进行监督抽检,对产品原料进货验收记录、生产加工过程控制记录(重点检查生产过程添加剂的使用情况)、包装材料、产品运输环境条件进行检查。

12

其他食品

松花粉及制品

微生物指标(大肠菌群、霉菌)超标;不标注“辐照食品”等标识问题。

加大产品抽检力度,检查原辅料进货台账验证记录;对产品生产(产品杀菌记录、配料记录)、储存等环节进行检查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食品生产监管处